引言作为一款8bit风格的游戏,《月之诅咒》并没有因为它是《赤痕:夜之仪式》的“陪嫁”而就此隐没在后者的光环之下;相反,超过60万份的销量不仅反映出玩家对复古风格作品的接受程度,也彰显了本作自身精良的品质,以至于如今它甚至反客为主地优先实现系列化而推出了续作《月之诅咒2》。而就游戏的内在来说,相比《赤痕》中五十岚孝司(IGA)以一个体系完备的IGA式银河城取代设计受限的传统恶魔城框架的制作思路,两作《月之诅咒》由于开发团队的不同以及该团队自身的倾向性,游戏的实际表现反而更加接近传统的恶魔城,尤其是与FC上的《恶魔城传说》如出一辙。这种对经典的致敬中,蕴含着当代游戏制作人对“复古”本质的思考。立意:遗憾的补偿《月之诅咒》与《赤痕》共用了同一个世界观,除了主角由米莉亚姆换成了斩月,游戏人物、时代背景乃至剧情主线都基本相通,而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具体的人物设定和剧情走向,即《月之诅咒》是《赤痕》的“平行世界”,如官方所定义的那样,是一款“Spin-off(衍生类)”作品。这一结果源自开发团队的差异。在《赤痕》发起众筹之初,《月之诅咒》就被许诺为众筹成功的酬答之一。早先,独立出来的IGA